Day2澳門趴趴走 原訂行程-(未完成的以黑色標記)
新世紀酒店→媽閣廟→港澳局大樓→鄭家大屋→亞婆井前地
→聖老愣佐教堂→聖若瑟修院聖堂→崗頂劇院&前地→聖奧斯定教堂
→河東圖書館→民政總署大樓→議事亭→三街會館(關帝廟) →
順義奶酪→仁慈堂大樓→瑪嘉烈蛋塔→主教堂→盧家大屋→
檸檬車露→板彰堂前地→聖母玫瑰堂→榮記豆腐麵→大三巴牌仿→
天主教藝術館→澳門博物館→大砲台→哪吒廟→舊城遺址→
聖安東尼教堂→白鴿巢前地→東方基金會→基督教墳場→議事亭
→漁人碼頭→葡萄酒博物館→賽車博物館→澳門旅遊塔→老紀粥麵
→新葡京酒店→永利飯店→美高梅金殿酒店→夜拍漁人碼頭→新世紀酒店
Day2澳門趴趴走 實際行程
新世紀酒店→媽閣廟→港澳局大樓→鄭家大屋→亞婆井前地→聖老愣佐教堂→
聖若瑟修院聖堂→崗頂劇院&前地→聖奧斯定教堂→河東圖書館→
民政總署大樓→議事亭→仁慈堂大樓→順義奶酪→瑪嘉烈蛋塔→主教堂→
盧家大屋→檸檬車露→板彰堂前地→聖母玫瑰堂→大三巴牌仿→天主教藝術館→
哪吒廟→舊城遺址→大砲台→澳門博物館→榮記豆腐麵→議事亭→漁人碼頭→
賽車博物館→葡萄酒博物館→澳門旅遊塔→新葡京酒店→老紀粥麵
→永利飯店→美高梅金殿酒店→新世紀酒店
PS.以上...每個選項都可以連結至文章內容,不過..還是要待我慢慢完成文章啦!
遠遠的~就看到高聳的港澳局大樓
媽閣斜巷之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是其斜巷的長度相當的長.有如萬里長城般故稱之
在還沒走上去的時候~就可以先看到外側環繞著帶有尖拱券的迴廊
即便於觀賞,也因應澳門氣候,迴廊相交之處的樓頂提高了高度
打破了單調的水平感,垂直的外牆上分別開有由四條小援助之城的伊斯蘭式尖供券
從外觀就不難看出迴廊還蠻長的
由於港務局大樓位處於媽閣內港入口附近的山坡地,所以其樓頂設置的颱風信號
站讓漁民.船隻與居民得知風球信號
而且~這段路途,就跟他的名字斜巷一樣,幾乎整段路都是斜的
在迴廊的其它牆身上.均開滿寬1.5米的伊斯蘭氏拱券
特別是較長的迴廊上,一共連續開有19個拱券
也因為港澳局大樓沒有對外開放內部,所以我們也只在迴廊拍拍照片而已
]
沒想到離開港澳局大樓才走沒幾步路,很快就看到鄭家大屋了
一開始五仙還說就是這邊~我還不怎麼相信咧
不過...越看越像在旅遊書上看到的一樣
鄭家大屋位於澳門龍頭左巷並面對亞婆井前地.其建築物融合了中西的風格
鄭家大屋的土地總面積為3,997平方米,屬嶺南風格民宅
大宅由兩座合院式建築組成,並以大內院相連
只可惜~目前鄭家大屋正在整修當中,所以也無從入內好好端詳一番
只好朝下個參觀目的地出發了
離開了鄭家大屋我們繼續往前走,很快的...就走到了亞婆井前地了
只要看到有粉有綠還有黃~就知道亞婆井前地到了
亞婆井前地位於澳門西望洋山北面的廣場~
由於亞婆井前地及周圍古舊建築,故被列為澳門建築.歷史和文化文物區
2005年開始,為澳門歷史城區之一部份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
這邊的建築物非常有南歐的風格.也是葡萄牙最早的住宅地
傳說明朝一位婆婆在此地築水池貯山泉方便居民汲取飲用,故人稱呼水池為亞婆井
亞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,由此可知,此地昔日為澳門水池之一
澳葡政府為保存此區的文化特色,還進行了一系列重修工程,亞婆井前地內的兩株
百年老榕樹得以保留,並增設古典路燈並將石子路面改鋪大理石等
原來的亞婆井水泉仍然存在,但正確位置是亞婆井斜巷盡頭的高地上,而不是位於亞婆井前地
也因為時間的關係~所以..我們倆很快的馬上又繼續往下個景點前進了
~港澳局大樓~
地址:順媽閣廟前地的媽閣斜巷順路上行
開放時間:09:00~18:00(外廊開放參觀,內部不開放)
~鄭家大屋~
地址:位於媽閣街中段的龍頭左巷10號
(目前整修中)
~亞婆井前地~
地址:位於鄭家大屋與媽閣街交匯之空曠地帶
~延伸閱讀~
[行程]澳門鐵腿趴趴走&美食吃夠夠2010.05.21~05.23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namie52000/7532243
[前言]澳門自由行之行前規劃篇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namie52000/7537920
看完文章就順手推一下吧~~